首页

乔家大院芊芊

时间:2025-05-29 17:32:17 作者:“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在京启动 发布三大创新成果 浏览量:93559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2025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正式启动“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发布三大创新成果——“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和《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

图为“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河喜”。主办方供图

  讲述大运河文化,离不开具有创新性的IP载体。“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河喜”由韩美林团队设计,以运河“镇水神兽”为原型,寓意“河泽生喜”,寄托守护水脉、润泽万物的吉祥愿景。

  “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水运儿”由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开发,以萌趣的国风设计,塑造出一组大运河文化传播精灵形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水运儿”。主办方供图

  《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出版发行,精选运河沿线8个省市36城的52座博物馆,汇集各博物馆实用攻略和馆长推荐,为读者导航大运河文博之旅。

图为《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主办方供图

  “大运河不只是地理分界线,而是一条坚韧的文明缝合线,更是中国文明赓续和文化涵养的载体,如今北京与杭州牵起一脉长河,共同讲述着中国文化符号的新故事。”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通过《讲述大运河》短视频推介大运河,并号召大家一起做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讲述者、传承者、歌颂者,助力中国大运河流向更美好的未来。

  2025京杭对话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本届“京杭对话”作为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以中国大运河文化为纽带,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京杭对话”自创办以来,持续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广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2025京杭对话通过“运河风物”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话剧《北上》演出、“运河论道”高端对话及运河市集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感知千年运河的魅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总票房116.4亿元 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落幕

论坛上,来自中国、摩洛哥、埃及的与会嘉宾就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新兴产业合作、青年创新环境营造与创新能力培育等发表主旨演讲,与会青年围绕“数字科技领域的青年创新和行动”展开对话。

司法部:行政罚款决定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切身感受

“科技+服务”赋能口岸运输提质增效。电子沙盘、AR可视化管理模块……在智慧口岸综合管理平台加持下,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实现通关速度和货物吞吐量“两翼齐飞”。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联合海关部门开辟中欧班列绿色通道,实施“一窗通办”“7×24小时”预约通关等多项便捷服务,并与蒙古国扎门乌德站推行“两站一体化”运输组织模式,共享班列出发到达周期,制定班列开行计划,为提升货物运输能力、提高全程通关效率、促进便利化水平提供坚实支撑。

“空中列车”让外国友人大开眼界:我希望我的国家也能有这样的空轨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海洋开发保护空间布局。海洋空间是保护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统筹安排海洋开发利用活动、落实海洋治理各项任务的基本载体,海洋空间规划是统筹安排各类海洋空间开发保护活动的重要工具。先后出台《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等各类型空间规划,在不同阶段对海域、海岛分类型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18年作出“多规合一”的总体部署后,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陆续实施沿海地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加强陆海空间协同,不断深化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治理,对海岸线、海域、海岛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作出全局安排。

安徽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 合肥及周边地区有震感

能吃苦是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社会主义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中开创出来的。新时代青年在享有改革开放大好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中国式现代化仍然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这要求我们引导广大青年甘于在社会实践中勤学苦练、增长才干,乐于在基层历练中多学多悟、积累经验,勇于在风雨洗礼中砥砺意志、磨炼心性,让广大青年在不怕苦、甘吃苦、能吃苦,踏实干、埋头干、积极干中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预付式消费立法的脚步可以再快一些

定期举办海上烟火或无人机表演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24至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的措施,旨在将香港打造为营商及旅游首选目的地品牌。今年首场定期海上烟火表演已于5月1日晚举行,吸引大批市民和访港旅客前来观看。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张宇人受访时表示,烟火表演有助于带动食肆生意和人流量,维港两岸的餐厅普遍反映生意好于往年同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